人物

马景林校友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表日期:2016-09-22

各位老师、各位学弟学妹:

  大家好!  

  毕业是件喜事,首先祝贺大家!再有就是感谢母校,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5月27日,我接到母校邀请的第一个电话,我拒绝了。因为电话前20分钟,妈妈离开了,我有点意识不清。很快,第二个电话就打来了,我答应了,因为我知道:妈妈希望我答应,我知道妈妈希望我做什么。

  毕业之际,本该给学弟学妹们送一锅浓香的“心灵鸡汤”,但我没这个能力,也不喜欢这个东西。只想就两点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是:要意识清醒地选择。

  1993年毕业前,齐世荣校长嘱咐我们要读书;叶小兵老师提醒我们要时刻清醒自己吃几碗干饭。确实,毕业之际,也是选择之际:考研还是工作,当老师还是“跳槽”,我也曾经面对。只要“选择”,就难,但关键的是你要头脑清醒:要清楚自己身上十八般武艺占到几条,更要清楚自己的心声,你未来到底想做什么?选择的过程应该有一条“诀窍”:跨过生存选理想。虽然在毕业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类型的生存压力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但年轻就该坚持自己的理想,这么早就放弃理想而急着去“改善伙食标准”,太可惜了。诚然,我们需要给理想一点时间,但带着理想去奋斗,是一种幸福。

  李开复等几个名人特别喜欢美国作家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的一段话:“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际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人际更少的路,或许也正是离你的理想目标最近的一条路。选择了,坚持走下去,就是对的。

  二是:你要知道妈妈希望你怎么样?

  妈妈去世后,我一直在思考:妈妈希望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结论是:妈妈希望我真实、快乐!不说谎、不偷窃、不欺骗是真实,言而有信的诚信是真实,坚持真理更是真实。社会上有些人讲:真实的人是要吃亏的。其实不然,“不真实”只会获取蝇头小利,时间久了,最终会有不尽的麻烦,是要吃大亏的。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可以有什么作为。寓言家伊索说: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只有一条,就是说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诚信、真实其实本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一种品格。其实,在现今的职场中,诚信、真实、忠诚特别被大家看中,希望各位以真实的自己走上工作岗位,这是做教师、做其他行业都必须要有的品格。

  做真实的自己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敢于坚持真理,还事物以本来的真实,是一种责任、担当,是栋梁之才的必须。现今社会不乏真实的个体,但缺乏敢于坚持真理、善于坚持真理的大写的“人”。我知道妈妈希望我做这样的人,我也希望能与诸君同行!

  妈妈当然希望我做一个“快乐的人”。此种快乐,绝非物质的,更多是依赖于精神的。这个道理一点都不深奥,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精神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妈妈在病床上对我的朋友说:我小儿子无论到哪个单位去工作,都能把工作做好。这句话是对我二十几年工作的最高奖赏,也给我莫大的慰藉和精神的快乐!

  我们都愿意做一个快乐的人,但怎么才能快乐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快乐其实很简单:读书、锻炼、坦诚对他人、认真对工作,助人为乐、奉献为乐,既要学会把日子过得简单,也要懂得时常放飞自己的灵魂。

  最后想说:祖国也是妈妈,祖国妈妈同样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在毕业之际,懂得如何清醒、真实、快乐!

  

  马景林,现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中共党员,高级教师。 曾获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被评为“西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曾任西城区第三届青联委员,现为西城区人大代表。

  近三年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名校长工作室境外(加拿大)培训,主持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教与学心理研究》课题研究 ,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课题《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效能研究》的研究,著有论文《针对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群体的基本教学策略》,《课程建设的方向》等。